华强北“啃苹果”成了产业
昨日,记者在华强北拍摄的售卖苹果配件商店。深圳商报记者 姜志强摄
深圳新闻网讯 候机楼咖啡厅,李普吃着点心,眼睛没离开过ipad屏幕。不时有人过来好奇地询问:“您这个玩意在哪买的?”问的全是那个像个公章一样,一头用吸盘连接ipad,一头支在桌面上的硅胶支架。
“这个5块钱从华强北买来的小玩意,比我花几千块从苹果专卖店买的ipad要神气得多。”李普说。
从国庆节至今,“苹果控”李普已将自己的iphone和ipad武装到牙齿,从支架到贴膜和外壳,从车载电充到移动电源,李普为这两个“苹果”购买装备花费了上千元。“这好比啃苹果,越啃越有味道的过程,让苹果爱好者欲罢不能。”李普说。
昨日,一位市民在华强北一家商店选购苹果产品和配件。深圳商报记者姜志强 摄
啃苹果的不仅仅是苹果产品用户,电子市场也花尽心思“啃苹果”,依托“苹果”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衍生产品。“苹果”将2010年变成了“苹果年”,而消费电子重镇深圳也在这一年里啃出了别样滋味。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深圳商报记者走访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从街景到电子商家的柜台布置,无不在传递一种信息: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啃苹果”的盛宴,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提升着“啃”的技巧、“啃”的能力。
啃 外壳
基础衍生产品带旺华强北
李普说,拿到iphone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华强北贴膜买外壳,他的最爱是绘有赛车图案的钢板外壳。从国庆节到现在,李普已经花了160元贴膜,又花400多元购买了三个手机外壳,钢板、硅胶、塑料三种材质的外壳都收进囊中。对于这种基础类型的衍生产品,华强北电子市场肯定不会放弃这一道“啃苹果”的头盘菜。
12月21日,在赛博电子广场三楼的小林通讯柜台,柜台小妹正在小心翼翼地为客人贴膜,“一块膜没贴好,我就白费功夫了。”一套膜售价80元,其中有10元是用于贴膜服务,iphone和ipad都是触摸屏,贴膜很重要,很多顾客并不介意在花了5000多元购买了苹果产品后,再花几十元甚至近百元贴膜。在小林通讯柜台里摆放着很多品牌的手机膜,有品牌如香港卡登仕,也有很多深圳本地自行生产的杂牌,价格差别近30元,高的要80多元,低的也要50元。“膜分很多种,有高透的,就是让屏幕画面更透亮,也有不留指纹的,但会让屏幕看起来暗哑,只要顾客有要求,我们都会尽量满足。”小妹透露,她一天贴膜10次左右,每贴一部手机就得耗10分钟,“贴膜赚不了多少钱,能占销售额的10%就很不错了,我们还是以手机为主。”
小林通讯的老板小林在华强北做了很多年的手机生意,iphone面世后,他开始卖iphone,跟着就卖iphone的外壳产品。虽然外壳产品不是店内的主销产品,4平方米大的店里摆的都是iphone和ipad色彩缤纷的外壳产品,而小妹口中的主要产品——手机只摆在柜台的一个角落里,几部iphone手机摆在最高处。“这些苹果外壳是用来丰富柜面的,吸引客人。现在华强北,只要跟苹果沾上边的东西就能吸引顾客。”小林让记者前往赛格通信市场,“那里几乎都是苹果的周边产品。”
赛格通信市场二、三楼商铺专门批发售卖手机周边产品,贴膜、外壳、充电装置,车载装置等应有尽有,华强北很多零售柜台都是从这里进货。12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赛格通信市场,在二、三楼逛了几圈,很多商家在店门口摆出了iphone的手机外壳货架,以此招徕客人,每家卖手机壳的店铺招牌上都写有“专供iphone、ipad”,手机外壳材质有塑料、硅胶、牛皮、钢板等,大部分手机外壳都是绘着各种各样的卡通人物,设计上出彩的手机外壳并不多。每家店的生意都很不错,一箱箱的货被拖到电梯口,等候出货。
李普那个公章一样的支架也随处可见,外形还有不少变化,有螺旋状的,有像老鼠尾巴的。“刚出来那会,几乎都是外贸单,最好的时候,一走就是一个柜。”小店老板告诉记者,。
在一家卖水晶外壳的店里,店主忙着装货,有人将一箱箱货拿出店。店主陈光原本是做手机链生意的,小小店面背后是一个制作手机链的工厂,水晶手机链是他们店里的招牌产品。比起其他手机外壳店,陈光感慨自己的市场嗅觉不够灵敏,“其他店都很早就开始卖苹果的外壳,我起步比较晚,现在每家每户都在做苹果外壳了。”陈光说,其他店卖的都是塑料外壳,他不肯放弃水晶这种材料,于是沿用水晶风格,从网络上下载卡通图案,让工人按照图案用机器粘贴,“这才搭上苹果这一趟车,我这儿的批发价是30元,零售就是100元。”一问生意额,陈光抿着嘴笑不肯透露,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断有人上门拿货。陈光的店是同一层楼其他小店的货源地。
陈光不仅在手机外壳上下工夫,也让手机链能够和苹果沾上边。“iphone不是没有挂手机链的装置吗?”记者很疑惑。陈光拿出自己的iphone手机,指导记者如何装手机链,“手机喇叭旁有一个小螺丝,你用我们配送的小螺丝刀拧开螺丝,再拧上配送的小铁环,不就可以吊手机链?”陈光熟练地装上手机链,得意地晃了晃说:“我们的小发明。”
“小发明”的生存周期或许很短,比如华强北的“剪卡器”。急于尝鲜的“苹果粉”一拿到iphone4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揣着iphone4GS和SIM卡到华强北找人“剪卡”。由于iPhone4使用的是专用微型手机卡(MicroSIM卡),大小约是现有手机卡(MiniSIM卡)的一半,所以在使用前,用户需要进行剪卡处理。华强北的商家立即推出“剪卡”服务,有的商家更是跑在市场前头,推出几元的剪卡器。据了解,售价1.5元到四五元的剪卡器,将有虚线的贴纸撕下贴在SIM卡背面,使用剪刀沿虚线裁剪,就可得到MicroSim卡;售价二三十元到70元的剪卡钳,模样类似订书机,放入SIM卡后按下剪卡钳即可。这类工具大多有附赠的卡套,将小卡放入卡套,就能恢复正常SIM卡大小。商户透露,第四代iPhone推出没多久,华强北的剪卡器就卖疯了,有卖家一天最多时卖出上百个,月销量近1000个。
啃 缺陷
苹果的弱项成了深企商机
“苹果很好用,但电池是苹果的弱项。”在一个啃苹果的网络论坛上,网友经常讨论iPhone和ipad的省电秘笈,苹果的电池性能差成为许多苹果爱好者心头的痛。用户的“痛”往往成为商机,专为苹果设计的移动电源设备应运而生。
在iPhone的接口处插上一个移动电源,iPhone的电池就能迅速充满电,这种弥补iPhone电源缺陷的移动电源设备是苹果粉的必啃设备。在华强北电子市场,车载充电器、移动电源、背夹式电源各种专为苹果设计的移动电源成为各商家柜台内的宠儿,价格集中在100元到600元,MILI、MEEPOWER等品牌都是获得苹果公司授权的,也有很多未经授权的移动电源设备。有商家告诉记者,不管授权与否,产品同样受欢迎,苹果的移动充电设备销量都很不错,这方面的需求、市场和iPhone一样大,移动电源也在不断改进中,从原有像小砖头的外接电源,到现在背夹式电源。
李普就花了500多元买了一套车载充电器和一个移动充电设备,“这是弥补苹果不足的最好产品。”
深圳市志创达科技有限公司老板王鸿志每个月都要为华强北一些电子商铺提供苹果移动设备,每月的销售额上百万,国外的订单也是接踵而来。如今,研发和生产苹果移动充电设备已成为他们公司的主要项目。“苹果能火多久,我们就能生存多久。”去年12月21日,王鸿志告诉记者,2008年之前,他就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帮人家卖IP电话拨号器,第一代iPhone上市后,他就开始做剪卡、手机外壳的小生意,开始接触iPhone。在他眼里,iPhone是一部几近完美的手机,唯一缺陷就是电源不耐用。
“有缺陷就有市场,我就先从移动电源开始,做手机产品就得按照手机的思维,手机有的东西,iPhone也可以有。”王鸿志聘请技术人员对iPhone进行研究,研发出一套移动电源设备,并委托工厂生产。“2008年不是金融风暴吗?市场上其他产品销售不好,但苹果的移动电源设备一枝独秀,很多公司依靠苹果存活下来。”王鸿志说,去年12月,他们公司推出一种不改变iPhone原机外形的移动备用电源,就是他们顺应市场需求推出的新产品。
说起今后的发展,王鸿志翻出报纸说:“报纸不是登了?iPhone以后不由联通独家代理,这说明今后用iPhone的人会越来越多,苹果的配件市场也就会越来越大。”
在赛格通信市场内,记者留意到一家商铺专门售卖名为Q-POWER的苹果手机移动电源,店主还在店内显眼处摆出专利证书。店员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有专为苹果产品设计的移动电源,还有能够在iPhone上实现双卡单待的设备。店员介绍说,只要装上这种设备,可以同时装上移动和联通的电话卡,不过只有一张卡处于激活状态。如今,苹果周边业务就是他们公司的支柱业务。
啃 旧款
出乎意料的ITOUCH升级
去年7月,土豆网的一个视频振奋了一些无法花5000多元购买iPhone的苹果粉。视频中没有旁白和文字介绍,只有一双手在操作一台播放器,这一款多媒体播放器除了没有通话功能,其他功能与iPhone无异,这双手将itouch装进一个黑色套子后,拨通中国移动的客服热线10086,很快,扬声器传来客服人员的声音。这段视频在网络迅速传开,苹果粉们纷纷询问这神秘的黑色外壳是什么?上哪买?潘氏兄弟和他们创办的衍生科技就此出现在苹果粉的面前。
这个神秘的黑色外壳就是潘氏兄弟的“苹果皮520”,这款被称为最成功的啃苹果杰作,能将原本缺乏通话功能的itouch摇身变成iPhone,一部itouch的价格为2000元,一部iPhone则要5880元,“苹果皮520”也只要500多元,2500元就能实现拥有iPhone的梦想,这是很多苹果粉的梦,也是潘氏兄弟的梦。去年12月23日,记者联系到潘氏兄弟中的弟弟潘泳,潘泳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一个苹果的铁杆粉。几年前,iPhone面世,他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这款手机,但iPhone的价格太高,实在不是他所能承受的。潘泳也试图通过网购购买便宜的二手iPhone,可连续两次都上当受骗。后来,他发现了和iPhone差别不大的itouch,“让itouch具有通话功能,不就是iPhone了吗?”热爱电子科技的潘泳有了这个想法。2009年底,潘泳辞职,和哥哥潘磊在深圳一个仓库开始实践他的想法,在哥哥的提示下,潘泳终于想到苹果皮的方案,2010年7月,“苹果皮520”出现在苹果粉面前。
“这个市场很大,苹果皮出来后,反响特别好,刚开始很多人来询问。”因为涉及和苹果公司的一些法律问题,潘泳不敢大规模生产“苹果皮”,只能在华强北电子市场的一些柜台摆货。“苹果皮没有让我们赚到什么钱,华强北很快就出现和苹果皮一模一样的各种各样的皮。”华强北啃苹果的速度和规模是潘泳始料不及的,去年12月23日,潘泳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那些仿冒苹果皮的山寨产品价格很低,有的比我们的苹果皮便宜了一半,顾客肯定去购买更便宜的。”潘泳说,他们很无奈,只能将价格从500多降到400多,但销量仍赶不上复制品。
记者走访华强北电子市场时,发现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和“苹果皮520”类似的产品,价格在300元到500元之间。记者在询问衍生科技苹果皮时,有商家还主动向记者推荐其他品牌的“果皮”,称功能和苹果皮一样。
- 上一篇: 武汉2011年首场农民创业培训班开学
- 下一篇: 武汉启动2011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