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赖嫦仍被困于基督城 曾逃过去年地震
赖嫦仍未获救,家人祈盼奇迹
赖嫦父母日夜守候在电脑、电话旁等待女儿消息羊城晚报 记者蔡惠中摄
父母着手借钱,随时准备赴新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辉 报道:截至记者发稿,被困于新西兰 地震废墟下的广州女孩赖嫦仍没有消息。23日下午,赖嫦的父母和丈夫已办好了护照,有关部门特事特办,他们无需办理签证就可以随时赶往新西兰。24日,赖嫦父亲着手借钱和兑换外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全家随时准备赴新
23日上午,赖嫦的丈夫放下生意,特意从中山赶过来。下午1时,他和赖嫦的父母一起去省公安厅办理出国用的护照,公安部门为他们特事特办,仅几个小时就办好了护照,他们无需签证,只要凭相关政府出具的公文,就可以随时出发去新西兰,飞机降落后当地大使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会接待他们。
考虑到一人到新西兰的机票就要7000多元,23日下午6时赖伯 办好护照一回到家,就忙着打电话借钱,并联系好第二天去银行兑换成外币。他们23日晚上商量,得到赖嫦进一步确切消息后,将做出何时出发的决定。
羊城晚报记者23日下午赶到赖嫦位于小北路豆腐寮的家时,家里非常热闹,很多亲戚赶来陪着赖伯老两口守候消息。客厅里的电视机一直开着,调到了央视的新闻频道,这里滚动播出着新西兰地震的消息。赖嫦的母亲说,他们老两口守着电视机看到大半夜,也没能等到女儿被救出的消息。两位老人这一天几乎滴水未进,加上前一晚一夜未睡,赖伯说自己的头一直晕着,两脚都发软,而他的妻子坐在一旁不住地抹泪。
正说着话,电视里播出新西兰地震中不排除有华人已遇难的新闻。赖伯盯着电视画面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十几秒后他才喃喃地重复了一句“不排除有华人已遇难”,然后无声地从裤兜里掏出一串念珠,轻轻地捻动起来。
留学只为改变家境
赖嫦的家是个典型的老广州家庭,房子只有二十多平方米,客厅很简陋,搭了一层不到一米高的阁楼 。阁楼一分为二。赖嫦爷爷还在世时,这个阁楼一半是赖嫦父母住,一半是赖嫦住,赖嫦的丈夫在中山工作,所以赖嫦出国前一直住在这个阁楼里。
赖嫦是家中的独女,在家人眼中,赖嫦学习一直十分努力。她2002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专科毕业,又专升本读了三年本科。赖嫦妈妈说,当时班里专升本只有两三个人,其中就有赖嫦,她好棒的!说到这里,赖嫦妈妈失声痛哭。毕业后赖嫦先在中山骨科医院工作了一年,后又到广东省口腔医院 工作。
为何放弃了省口腔医院这么好的工作,去新西兰读书?家人回答说,赖嫦想提升自己,另外也想改变一下家境。赖伯四十多岁就下了岗,卖了很长时间杂货。赖嫦的母亲退休前在一家服装厂工作,月收入只有两三百元,当时全家就靠赖嫦爷爷每月一千多元的退休金过活,一直到赖嫦妈妈退休后有了两千多元的退休金,他们的情况才略有改观。
赖嫦的姨妈说,赖嫦从小就特别懂事,从来不乱要东西,在学校读书时为了省钱,连要花钱的热水都舍不得用,就用冷水冲凉。她的学习一直很好,特别爱读书。她出国也是想借此改变家庭生活 。
曾逃过去年大地震
赖嫦的丈夫个子不高,相貌清秀,话不多。他23日上午赶到赖嫦父母家。他和赖嫦去年结婚,由于赖嫦几个月后就去了新西兰,所以一直没有摆酒,这也就成了赖伯口中的“未来女婿”。在丈夫眼中,赖嫦是个很聪明的女孩,他很支持妻子出国进修,两人每周都进行一次视频通话。
从通话中看,赖嫦对那里的生活学习都挺适应。她刚到新西兰不久,当地就发生了一场地震,当时是晚上,她幸运地跑到一块空地,没有受伤。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赖嫦应该正在上课,她所在的护士学校就在当地的电视大楼里。这栋大楼已完全倒塌,目前的新闻显示,当地警方已证实大楼里已没有生命存活迹象。但在场的人们都愿意相信,奇迹会发生在赖嫦身上。
- 上一篇: 广州"公车私用"费用拟从工资中扣
- 下一篇: 武汉四大重点工程国庆节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