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家赵健:放心!广州多处可变避难所
广州东风公园应急棚宿区前是一个大草坪王小明摄
广州市常住人口过千万,主要避难场所却只有5个,只能容纳20万人避难,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几个“零星”的避难场所如何应对千万人避难?17日,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告诉记者,广州的很多体育馆、公园、广场稍加改装,都可以变成有水有电有帐篷的避难所。
曾一腔热血参与羊城晚报在汶川地震“爱心集结号”活动,为震后重建提出重要方案的赵健,接受了记者专访,以设计专家和长年旅日学者的视角,解读日本人与地震的宿缘以及日本强震给国人生活设计带来的思考。
如何避难?
改造场所要做几方面工作
羊城晚报:广州市民对日本充足的避难场所印象深刻,他们的避难所很多就是公园、操场、体育馆,广州本来也有很多,能不能通过技术改造,让它们也具备避难所功能?
赵健:一定是可以的。这些年,广州增加了很多公共绿地、公共健身场所、公共开敞空间。如果要改造成避难场所,要做的有几方面工作:一是这些场地所用的水源、蓄水、排污系统要达到避难标准,可以让若干人同时使用;还要安装供餐用的地面安装接口、搭建帐篷的接口等等;二是这些场地与周边居民区、商业区之间道路要进行梳理,方便市民迅速抵达避难所;三是采用全市统一、醒目的避难指示标识系统,使市民很容易发现标识,找到避难所。
在现有技术、现有公共场地的基础上,要做这些改造都不难,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做。
日本经历
5级地震都“不算是个事”
羊城晚报:日本9级强震,反而让中国人看到了日本人的冷静,日本人为什么“能”?
赵健:日本应对地震的态度确实与其他国家不同,人们对地震多一分理性,多一分对应办法的考虑,而少一分简单的恐惧。为什么能做到?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日本人生来就知道,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与地震生来相伴;第二,日本这个国家是离岛群,如果有灾害,没有大后方。所以面对灾难只能应对,没有逃避的可能性;第三,日本科技发达。
可以说,大到5级的地震对日本人来说,简直“不是个事儿”。
我去东京一年左右时,碰到一次4级左右的地震。由于以前没遇到过,把我吓得一塌糊涂。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老师,因为日本人很谨慎,我以为老师会给出一大堆的指导,没想到他说:“你说的是这次地震吗?没事,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你住的公寓完全没有问题。”
还有一次,我和另一个中国人在一户日本人家看电视,突然地震。他在日本待了十多年,反应很快,和那家的小孩都立马钻到餐桌底下。但那家的主人,一个70多岁的老人,看了他们一眼,动都不动,只是打开电视遥控,收看电视新闻报道。可以说,日本人对地震已经见怪不怪。
日本人与生俱来守秩序
羊城晚报:很多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如果遇到突发灾害,常常发生趁危打劫、拥挤踩踏,为什么在日本看不到?
赵健:日本人很相信“规矩”,他们与生俱来有守秩序的习惯。当时我住在东京新宿,每天要通过地铁上下班。那边的拥挤程度绝对不亚于我们广州最拥挤的地铁。但在地铁站里,只能听到两种声音———女人高跟鞋的声音和广播的声音,听不到一点喧哗,也不会看到里面乘客还没下完、外面乘客就往上挤的混乱。到了终点站,人都下车了,列车还要象征性地关一次门,开门后乘客再进去,没有一个人加塞。这种守规矩的习惯,已经是很多代人内化的结果。
因为“规矩”处处都在,因此日本有一个词,翻译成中文叫“横向看齐”,就是和左右的人保持一致,比如你穿什么衣服、我就穿相似的衣服,你说什么话、我也说什么话。灾难中也是这样,只要其他人不抢东西,我就一定不会去抢,即使我很穷很需要钱。
房屋抗震
日本建筑首要是防灾功能
羊城晚报:除了心态,日本人防震防灾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赵健:生活设计的点点滴滴都以“保护人”为第一位。以我工作的公司为例,它是日本最大的展览展示设计公司之一,办公楼有八九层高,它的建筑设计就是防灾设计,首先满足的是防灾功能、保护人,而不像我们往往从外观、美感、风格出发搞设计。
说到建筑技术,日本现在的建筑,一般三层以上都是金属结构(钢筋水泥),抗震性很好。两层的独立住宅(别墅)都是木结构的房子,地震时倒下来也不至于把人砸死,救援也相对容易。
全日本任何公共建筑,包括年代久远的建筑,不管外形风格怎么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一楼通到楼顶的通道。每层通道口都有一个红色的倒三角的标志,这个红色倒三角已经成为日本消防通道的专属标志,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见到这个标志就意味着可以逃生。通道门可以通过一把专门的消防钥匙打开,如果发生火灾地震,消防队可以不经过业主同意,自行打开救人救灾。
日本的大多数家庭还有一个其他国家见不到的东西———工字伸缩固定架。这个架是金属的,外面包着塑料皮,日本人用它上面顶着天花板、下面顶着书柜等大家具。日本的大家具的四只腿也是不一样长的,靠墙的一条腿要短一点,这样家具就会自然地往墙上靠,再加上工字架顶住天花,假如遇到地震,能保证家具不至于倾倒砸人。
中国的设计往往好大喜功
羊城晚报:汶川地震后,大家曾经热议建筑如何抗震,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第一出发点似乎又被淡忘了。
赵健:汶川地震后,建筑行业的建筑标准提高了在抗震级别方面的要求,比如学校,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地震带地区一般都提到了八级以上。超大型建筑的抗震级别也提高了。这些都是进步。但我们还没有把抗灾防灾当作每天都要考虑的事情。我们往往还是好大喜功,而未对社会安全、生命安全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有人认为,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不重要。所以,意识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
- 上一篇: 深圳制定工资集体协商五年规划 今年推550家
- 下一篇: 扫墓赏樱市民增多 出行建议搭乘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