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各公墓使用期限都是50年
不少市民选择文明祭祀,以鲜花告慰先人。
扫墓人拿着纸扎别墅祭奠先人。
深圳新闻网4月6日讯(晶报首席记者 马骥远 晶报记者 温婷/文 首席记者 成江/图)“清明时节雨纷纷”,昨天深圳零星飘落的雨点正应了这句家喻户晓的名句。从清晨到黄昏,深圳各大墓园昨迎人流高峰。根据市清明工作指挥部的统计,昨天总计有337052名市民前往各大墓园扫墓祭祖。而从4月3日至5日的清明假期,全市扫墓人数达到629018人次,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深圳各大墓园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深圳墓地使用期限都是50年,管理费则是10年至20年一收,目前不存在大量到期续费的问题。
游子祭拜以表哀思
在通往西丽报恩福地墓区的空旷处,正对着光孝廊的广场上,西丽报恩福地设置了“游子祭祀点”,供异乡儿女遥寄哀思之情。在祭台上摆放着黄白菊花、紫粉太阳花相间的花束,水果、木耳等各色贡品以及香炉等祭拜物品,祭台前面还立有焚烧桶以供人们焚烧冥纸。陈先生从祭台上抽取3枝香,点燃后插入香炉里,向着北方深深地拜了几拜。“我是江西人,今年其实还是很想回老家为爷爷扫墓的,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离开深圳,而且老家有个习惯是父母健在,不宜回乡祭祖。”陈先生说,昨天来报恩福地祭拜亲人,看到这边设立了“游子祭拜点”,正好可以上香以表心愿。
刘先生从口袋里掏出冥纸、燃香、水果等祭拜物品。他的老家在湖北黄石,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年龄大了,家乡还比较远,实在回不去。在这儿祭拜一下,略表心意吧!”刘先生的孙子今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将家族的这一喜讯写在冥纸上,以告慰祖先。
志愿者宣传网上祭祀
一进入沙湾吉田墓园,就可以看到悬挂的“请勿燃放烟花爆竹,换闲人一个安宁的憩息地”的标语,号召前来祭祀的市民保护环境,不要燃放烟花爆竹,文明祭祀。而在墓区的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不仅为前来祭扫的市民准备了焚烧桶、饮用水、免费花束,还准备了“爱心天堂,思念港湾”的网上祭祀宣传册,号召市民网上祭祀。
“这是市民政局推出的‘爱心天堂’网上祭祀服务,现在免费向深圳市民提供高级纪念馆服务。这是一种健康文明的全新的祭扫形式,不仅可以减少因焚香烧纸引发的火灾安全隐患,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工作人员说。
今年吉田墓园还为前来祭扫的市民准备了焚烧桶,交纳50元押金就可以免费使用。完成祭祀的市民纷纷将焚烧尽的冥纸倒入指定的垃圾桶后,并用自来水冲刷干净后,将焚烧桶递还便民服务点。“从我国的祭祀习俗来看,一时很难让人们放弃焚香、烧纸、燃炮的习惯。但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我们为市民准备了焚烧桶。”吉田墓园主任左丽琴说。
- 上一篇: 增城从化楼市人气旺中心多区网签零成交
- 下一篇: 清明节近2万人网祭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