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棠下站让人蒙查查 地名"打架"屡见不鲜
三元里棠下村民呼吁改回旧名“唐夏村”
(记者文远竹)昨日上午,从湖南来广州找亲戚的陈先生,一出广州火车站就坐上556路公交车,可是等他到了亲戚所说的“棠下”站时却找不到“棠下”牌坊,后来打电话才知道,此乃三元里的棠下,而非他亲戚所在的中山大道“棠下”。据记者了解,这两个相距甚远的“棠下”地名完全一样,所在的公交站牌也是一模一样,这不仅让外地人蒙查查,就连很多广州本地人也是“晕陀陀”。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地名“打架”的情况在广州地名中还不止这一例。
毛主席曾视察天河棠下村
为何广州市内两个地方都叫“棠下”?记者查阅《广州地名志》却意外地发现,除了这两个地方,广州的萝岗区九佛镇也有一条村叫“棠下”。据《广州地名志》,虽然三条村都取名棠下,但各自的得名却个个都有“来头”。
三个棠下村则以天河棠下村最为有名,它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农村合作社办得好,在1958年先后迎来了毛泽东、周恩来及朝鲜国家元首金日成等一批中外国家领导人的视察,至今棠下还保留有毛主席视察纪念馆。而近年来天河棠下由于临近天河中心城区,出租屋有数万套,共吸引了十多万外来流动人口,因此绝大多数外地人口中的棠下即是天河中山大道的棠下村。
三元里 “棠下”村民呼吁改旧名
三元里棠下村的老人颜忠诚说,棠下村原叫作“唐夏”不假,但《广州地名志》的记载有误,一则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叫唐夏,二则到解放后新市镇建立之前,当地都是叫“唐夏”的。
记者在村里的颜氏大宗祠之找到一块民国时期的石匾“唐夏西约”,印证了颜忠诚老人的说法。据《新市镇志》记载,棠下村大约建于南朝时期,该村的村民先祖原是居住在唐代长安附近,为避安史之乱南下,为使后人铭记祖宗“唐朝南下”的历史,将村名叫做“唐下”,也叫“唐夏”,后来改成“棠下”。
那么“唐夏”为何会演变成“棠下”?据棠下村的陈伯开老先生介绍,这跟附近的棠溪村有关。他说:“唐夏村处于棠溪南面,按照传统的上北下南的说法,唐夏是在棠溪之下边,再兼之棠下与唐夏同音,人们习惯叫它棠下,后来久而久之,人们慢慢忘记了棠下的原名是唐夏。”
对于天河棠下与白云棠下地名“打架”的情况,白云棠下村里许多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有关部门正可以趁棠下村进行“城中村”改选之际,恢复其“唐夏”的旧名,不仅可以避免地名混淆,而且还有助于保存历史记忆,传承传统文化。
地名“打架”屡见不鲜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棠下这种地名“打架”的情况,在广州还不少,如两个南村:番禺一个南村,江南大道一个南村;两个石溪村:一个在工业大道,一个在黄埔大道;两条迎宾路:一条在越秀区,一条在番禺区。
此外,广州的地名中还常常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海珠路不在海珠区,白云路不在白云区,它们都在越秀区;黄埔大道在天河区不在黄埔区;赤岗东不在赤岗的东面,而在西面;机场路现在已没有机场。
此外,相对于北京地名的讲究对称,如:天安门——地安门;东直门——西直门等。广州的地名却不太讲究,如:老城区东边有“大东门”,但西边却无“大西门”。老城区西边有“西门口”,但东边又无“东门口”。虽然有“小北路”也有“大南路”,却又不在一条马路上。
有不少专家和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棠下村这种重名和地名名不副实的现象进行统一规范,提升广州城市形象,也让老百姓少走冤枉路。
三个“棠下”都有段古
天河区棠下村:相传是南宋时期,中原人士避战祸经南雄珠玑巷迁该址建村,相传建村于甘棠树下,故名棠下。
白云区棠下村:相传建村已有上千年历史,原村名“唐夏”,因与皇帝的名字雷同而避讳改名。
萝岗区棠下村:相传宋代原白云区良田镇村民迁至此地建村,因村址在一口鱼塘下方故名塘下,后来谐音改为棠下。
- 上一篇: 跑车撞人逃逸司机遭人肉 被疑系醉驾酿祸/图
- 下一篇: 网帖曝“动车高铁逃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