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长:外来人员将来可参选广州人大代表
■新快报记者 刘正旭 于扬 李文 郑仁鹏 詹嘉莹 穗府研
“一个‘外’字,就把户籍人口和外来人群区分开了,形成了鸿沟,有了心理和感情隔阂。”昨日下午,市委全会分组讨论会第六组,广州市长万庆良针对外来人口这个社会管理上的难点表示,广州登记在册的713万外来人口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课题,必须摆上桌面,而且要直面应对。对此,市长万庆良以委员身份建议:能否引入新广州人的概念?
外来人进居委会应突破
“现在居委会招聘,不招外来人口。”广州市统计局局长王旭东说,外来人口无法进入居委会,参与社区日常管理,“让户籍人口去管理外来人,存在着距离感,让人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疼,能否有所突破?”
“应该突破。”万庆良接过话茬说,广州户籍人口812万,登记的外来人口就有713万,没有登记估计也差不多200万人,“这样的人口二元结构,是广州的现实,绕不开躲不过。”万庆良表示。
“713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也是广州重要的建设力量、消费力量、创造力量。”万庆良说,就像美国人一天也离不开中国的产品一样,广州本地户籍人口,一天也离不开这些外来人,“没有外来人,就没人送水,没人送牛奶和报纸。”
“继续把他们当做外来人口么?”万庆良说,他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能否提出新广州人的概念?
去掉“外”字就多了责任感
“打工仔、外来妹、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这些称呼,一个‘外’字,把户籍人口和外来人群区分开了,形成了鸿沟,有了心理和感情隔阂。”万庆良说,很多人已扎根广州,产业、物业都在广州,离不开广州了。
“在广州生活了10年、20年,甚至30年,但却得不到城市的认同。”万庆良说,“他们看着有户口的人活得好,自己却‘吃猫饭’、‘干牛活’、‘出马力’,心里自然不舒服。”
万庆良分析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立情绪,“这样,这个城市是不可能幸福、安宁的”。
“‘增城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万庆良分析说,“增城事件”的发生并不是管理、服务、沟通不到位,而是没有让这些外来人有家的感觉,“如果他们把广州当成自己的家园,事情就不会发生”。
“东莞把外来人改称‘新莞人’,深圳改称‘来深建设者’,去掉一个‘外’字,就让外来人口有认同感,有归属感,他们就会有责任感。”万庆良说。
外来人可参选基层干部
“提出‘新广州人’这个概念,绝不能是简单的更改一个称号。”万庆良表示,要赋予新内涵在里面。“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广州工作都是广州人,无论是第一故乡,还是第二故乡,广州都是创业之乡。”万庆良认为,虽然“新广州人”这个概念的落地,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现在有必要提出来讨论。
万庆良设想说:“将来外来人有房住、有书读、有医疗、有社保、有组织,还能依照规定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基层干部的推选考核,参与到管理服务,发挥主人翁的责任感。”
2015年广州市实现每万人中有5名社工
新快报讯 万庆良表示,广州五所高校每年毕业的社工专业学生不到500人,接下来,全市131个街道、34个镇全面铺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按照每10万元经费配置1名社工的要求,现有的47个机构及其社工力量,显然难以满足需求。
“政府可以考虑向高校下‘订单’,定向培养社工人才。”万庆良表示,力争通过努力,到2015年全市实现每万人中有5名社工。
■新身份:不分你我、籍贯、职业,只要在广州生活工作,就都是广州街坊。
■新服务:“新广州人”不仅是建设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让“新广州人”逐步享有与广州户籍人口一样的均等化服务。
■新定位:不是外地人,而是城市共同的主人,有参与城市管理的权利,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有对城市公共事务表达参与、监督的权利,一句话,让“新广州人”有尊严体面的生活。
■新认同:消除认同的危机和隔阂,消除感情的藩篱,对广州有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
●“建议用‘新广州人’概念代替外来人员、外来工、农民工等称呼,让‘新广州人’与‘老广州人’同做城市主人。”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广州都是广州人;无论是第一故乡还是第二故乡,广州都是创业之乡、宜居之乡。”
●“要着力为‘新广州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着力创新‘新广州人’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要着力提升‘新广州人’的公共服务能力,要着力保障‘新广州人’合法权益。”
——万庆良
林元和:不能丢失网络阵地
新快报讯 “网络阵地我们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昨日下午的分组讨论,广州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在参加第二组讨论时表示,网络的管理同样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难点。他提出绝对不能丢掉网络这个意识形态阵地,“领导干部都有责任在网络上发出主流声音”。“无论是领导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地位是一样的,也许领导干部的话语权还不如普通老百姓的大。”林元和说。他认为,无论党员、共青团员、“两代表一委员”,以及领导干部都有责任在网上发出主流的声音。“这是意识形态之争,网络阵地我们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
相关新闻
市委全会讨论五个社会建设相关文件
新快报讯 记者 李文 报道 昨日的广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讨论了五个与街道、社区管理服务,镇村社会管理服务相关的文件。
建立统一管理平台
整合街道内设机构
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介绍,《街道社区意见》稿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作出明确要求,这也是其核心和焦点。文件提出,要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服务工作平台,整合街道内设机构、政府各部门(包括垂直管理部门)设在街道机构的工作资源和力量,推动职能部门事权下放,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改进街道工作考评制度。以强化街道的管理、统筹、协调职能,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和服务功能,强化各部门的管理服务合力,着力解决多头管理、多头指挥、资源分散、效能低下等问题。
据介绍,《街道社区意见》稿在起草过程中进行了10次较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工作,共收到各方意见388条,先后四次修改文件稿326处。各方普遍认为,这将是今后广州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指导性文件。
明年上半年每街1个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广州市副市长陈国介绍,《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讨论稿)提出,到2011年底,全市所有条件成熟的街道要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到2012年上半年,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对中心的场地建设、人员配备、服务辐射、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
政务服务中心实现
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介绍,《关于创新完善政务和信息网络提升街道、社区服务水平的实施办法》(讨论稿)对市、区(县级市)、街道和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进行了明确,提出,要实现群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政务服务。
针对目前“信息孤岛”问题,该办法提出,要整合街道、社区现有信息网络,实现办事窗口与派驻部门之间、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各级政务中心之间的网络互通互联、资源共享。
- 上一篇: 世联:今年下半年房子供大于求 房价将下行
- 下一篇: 广州要求民警助城管强拆被指与公安部规定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