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广州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您的位置: 110广州网 > 广州新闻 >

武汉治庸4月:成效明显 全国关注

110广州网 时间:2011-07-30 09:39:33
  【长江网讯】 (长江日报)近4个月来,我市治庸问责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制度创新、民评民议、严肃问责四个重点,按照预定目标有效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问题导向】

  十大突出问题整改见成效

  我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改善民生领域确定首批10个突出问题进行整改,目标是“三个月见成效、半年得到根本好转”。

  十大突出问题全是热点

  十大突出问题是: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全市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改进服务提升效能;政府职能部门与中介机构彻底脱钩;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整改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整改交通秩序混乱问题;窗口地带综合整治;整治“麻木”、“摩的”、“黑的”营运;整治“砖砂石霸”;提高免费便民自行车服务水平,整改自行车车道缺乏问题。

  4位市领导、14家单位“一把手”公开整改承诺   

  5月30日,市治庸问责优化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4位分管市领导领衔,11个职能部门、3个相关区委、区政府“一把手”集中亮相,针对十大突出问题,分别作出限期整改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承诺不兑现、问题不解决的,将被坚决问责。

  时间过半问题整改见成效

  6月起,市优化办派出五个督察组,每组负责督察两大突出问题,不间断地明察暗访。日前,各督察组反馈,目前十大突出问题整改均在积极推进,部分问题已见明显成效。

  【民评民议】

  工作好坏服务对象说了算

  我市将民评民议工作贯穿于治庸问责、优化环境全过程,无论是突出问题整改、制度创新还是严格问责,无论事前决策、事中监督,还是事后评价,每个环节都注重听取群众意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媒体全程跟踪。

  对70个部门和行业开展“四评”

  目前,我市正在对全市70个部门和行业进行评议。主要开展“四评”:评效率(看被评单位是否制定最优工作标准和审批流程,实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评公开(看是否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后新的工作标准向社会公示),评服务(看是否落实便商、便民服务设施和措施),评整改(看是否认真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评议结果将作为评定各单位、各部门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

  对13个区市管领导干部测评“庸懒散”

  我市把对市管干部“庸、懒、散”测评作为治庸问责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测评的内容、方式、程序、参加测评人员范围、测评结果的运用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民主测评中处于B、C、D三个等次的干部,经组织考察属实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从诫勉谈话、岗位调整直至免职、降职。目前结合换届,已对13个区的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庸、懒、散”测评,测评结果将作为干部进退留转的重要依据。

  【制度创新】

  工业项目审批新流程下月试行

  我市要求,对照全国最先进城市标准,对各自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减项目、减时限、减费用,真正做到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便捷、收费最低、效率最高。其中工业项目审批的新流程将于今年8月1日起试行。

  繁杂审批流程整合为四个阶段

  经过优化再造的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将工业项目开工之前的繁杂审批流程整合为注册、立项、供地、建设四个阶段,分别由市工商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规划局、市城建委牵头主办,并将13个审批事项集成起来并联审批。

  审批工作日最高从500减至60

  通过流程再造,工业项目审批环节由原来的31个减少到14个,涉企收费免征或减征13项,市级审批权限大幅向区下放。工业项目落地的纯审批时限为15个工作日,加上法定的土地招拍挂和工程招投标时间,最长时限为60个工作日。此前,最长为500多个工作日。

  行政审批平均提速超50%

  在优化再造工业项目审批流程的同时,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围绕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同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从748项减为339项,行政审批平均提速超过50%,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实现免征,并率先在全国实行工商注册登记管理“零收费”。

  7家单位试点公务员岗位责任制

  作为构建治庸问责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近日,我市启动部署公务员岗位责任制试点工作,并确定7家试点单位,分别是: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汉阳区委区直机关工委、硚口区政务服务中心、武昌区中南路街、黄陂区武湖街、市工商局江汉分局唐家墩工商所。

  【严肃问责】

  曝光典型案例 问责537人

  问责涉及7名局级干部

  自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以来,全市共问责53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5人、组织处理464人,其中:开除党籍7人,留党察看2人,行政开除2人,撤职12人,免职10人、停职检查22人;涉及局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58人;司法机关立案查处83人。

  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7月22日,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上,我市通报了武昌“工商苑”商住综合楼违法建设案、城区严重渍水案、“5·22”三环线交通拥堵案、长丰街违法建设垮塌案等4起“庸懒散”和损害投资发展环境行为的典型案件。这些案件既对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也追溯了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共问责21人,其中局级领导干部5人。这是我市掀起“治庸问责”风暴以来,问责处分最严厉、被问责党员干部行政级别最高的一次集中通报。此前的5月9日,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首次集中通报了4例庸、懒、散典型案件。

责编 吴蕾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00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