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委主任和长江网友共话“坐车难”
继武汉市城管、园林、环保三部门局长做客长江网“城管革命”局长访谈后,8月4日上午9点,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彭俊也来到长江网演播厅,就市民们关心的公交线路设置和“打的难”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作为网友们最为关注的焦点,公交车“首当其冲”,车难等、线路繁、车厢挤等问题成为访谈的重要话题。
网友“汤姆猫”反映,目前一些新社区如金银湖、后湖、盘龙城等,公交线路少,发车间隔长,不能满足当地居民出行的需要,尤其是在上下班期间,车上简直是人满为患。
彭主任回复说,目前市交委根据市民出行需求状况和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新辟了27条公交线路,并加大运力和班次密度。今后,公交线路优化和调整方案会陆续出台,尽最大努力解决市民乘坐公交不便的问题。
彭主任表示,由于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通拥堵和公交难等的问题,市交委还将督促公交企业加强运营调度管理,均衡准点发车,确保主要线路高峰时段5分钟左右发车一趟,平峰时段8至10分钟发班一趟,保障乘客乘车方便。
网友“开的拉客”在长江网论坛发帖问,虽然近2年来,武汉市连续两次降低公交票价,但仍比一些城市要贵许多。而且,武汉市面积很大,有时坐车必须换乘多次,算下来也不便宜,希望武汉也能推出换乘优惠政策。
彭主任对“开的拉客”的提议表示肯定,他说,实行公交换乘优惠,有利于优化公交线网,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同时还可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首先要解决经费和枢纽站两个问题。
彭主任解释,虽然武汉市政府财政对于公交实施补贴,但还是不足以弥补企业的亏损;其次,由于规划和土地等方面的制约,长期以来,武汉公交换乘枢纽站建设严重滞后,给公交换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近,交委正着手进行公交换乘优惠政策的研究和论证,希望促进换乘政策及早出台。
网友“幸福的净空灵”问,近年来武汉“公交优先”的理念如何体现,怎样让公交更快捷、更好地服务普通市民。
彭主任回答,武汉市设置公交专用道,就是“公交优先”的具体体现。但目前,“专用道”的“专”还未能完全实现,这是因为公交要真正实现“优先”,除了规划专用道,还需要路权优先、土地优先、规划优先等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比如,私家车不得占用公交专用道, 优先给公交车通行信号、优先审批公交站点设置等。
彭主任透露,目前,市交委已编制完成《武汉市快速公交发展规划》、《武汉市公交专用道网络规划》,待政府审批后公布实施。其中,《武汉市快速公交发展规划》在轨道交通建设提速、过江通道增加及对BRT认识深化的基础上,规划了9条快速公交线路,线路总长216公里,今年内力争1至2条示范线年内立项;《武汉市公交专用道网络规划》规划设置10条公交专用道走廊,形成总长度120.7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其中改造8.4公里、新建94.9公里),这些规划的出台,将为公交车开辟更多绿色通道。
网友“朵朵1314”抱怨,在高峰时段和天气恶劣时,能顺利拦到到一辆的士,简直成为一种奢望。
彭主任称,去年,武汉市投放了2000余辆出租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租车供不应求的矛盾。今年年底前,武汉市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尽快完善出租车运力新增方案,再次投放一批出租车,进一步缓解市民“打的”难得问题。
此外,武汉市还开始尝试出租汽车“电招”服务。目前,武汉市交委以大通公司为试点,开通了“电话租车”业务,华昌等公司也正在跟进。“电话租车”可以满足一些乘客的特殊出行需求,提高出租汽车的供给率。下一步,他们还将采取措施,使电话调车形成规模效应。
- 上一篇: 武汉市再掀“三类车”整治风暴
- 下一篇: 武广高铁沿线城市打造“诚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