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广州 [进入分站]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您的位置: 110广州网 > 广州新闻 >

“新深圳人”提升城市品位

110广州网 时间:2011-09-06 11:39:03

  2008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深圳为设计之都。(资料图片)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摄

 

   深圳新闻网讯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一座没有太多负担的城市,也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青春和梦想使这座城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短短的30年间,她已经从一座流水线上的城市,发展成设计之都、钢琴之都、图书馆之城、文学之城……而将这些梦想化为现实的,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怀揣着各种梦想的“新深圳人”。

  “设计之都”名副其实

  2008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深圳为设计之都,而扛起“设计之都”大旗的中坚力量,是深圳一群年轻的设计师。“深圳设计业是从1992年开始发展的。”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孔森告诉记者。

  那一年,深圳几位年轻设计师发起组织“平面设计在中国”设计大赛,孔森认为,这一举措“掀开了中国现代设计的新篇章”,吸引了港澳台和内地各大城市的设计精英,成为华人地区影响最大、水平最高、最具权威和公正性的设计盛典。孔森说,这个展览为深圳铺下了一方现代设计的沃土。

  “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即是GDC(Graphic Design inChina)的前身,这个展览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在更名为“影响中国未来的设计”。这个源于深圳的设计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品牌。

  深圳平面设计协会(SGDA)成立于1995年。孔森认为,它是深圳乃至中国设计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说,深圳平面设计协会是中国平面设计的精英团体,是高端的、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交流平台,它注重学术,注重引领未来的设计成果,对会员入会要求极为严格,只有在顶尖级设计大赛中的获奖者才有资格入会。据介绍,目前该会只有会员120人,其中深圳本土会员占60%,其他会员则是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设计精英。

  除平面设计外,深圳在工业、建筑、室内、服装等设计行业也是人才济济。记者向孔森求证,“深圳目前有6000家设计公司,6万多名从业人员”的说法是否确凿?孔森回答:“6000家不敢保证,但3000多家肯定是有的,6万多从业人员也是有的。”孔森说,深圳云集了全国一批最优秀的设计师,十多年来,深圳设计师几乎获得过世界所有顶级设计赛事和国际展览奖项,深圳“设计之都”名副其实。

 

 文学之城呼之欲出

  2008年,某著名网站推出“全国文学城市百强”评选活动,结果,年轻的深圳力压南京、杭州、西安、成都等传统文化名城,列全国第四,仅居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后。今年初,在深圳市作协主席团会议上,市文联顺应时势,提出“打造文学之城”的目标。

  深圳文学名声在外,首先因为深圳有着庞大的文学人口。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于爱成告诉记者,据粗略统计,目前深圳约有15000人以写作为业,常年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包括网络写作。他们有专业作家,但更多的是业余作家和自由撰稿人、打工作家、校园作者,以及散落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写作者。而深圳爱好文学的写作者,总人数在5万以上。深圳拥有众多的文学创作平台,约1000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内刊都是文学创作的载体,有十多家文学论坛网站,都由深圳作家自发创建,这在全国都是罕有的。

  著名评论家黄树森告诉记者:“深圳建文学之城,不是一句口号。深圳几万人的创作队伍完全可支撑起一座文学之城,我甚至认为,深圳有潜力成为爱丁堡那样的文学城市。”

  深圳市作家协会陆续推出过“深圳青年文学奖”、“网络文学拉力赛”、“全国打工文学论坛”等重要活动,经常邀请全国重量级作家前来讲学、交流,旨在繁荣深圳文学事业。

  画家群体竞显风流

  谈起深圳画家,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深圳画院创作部主任杨晓洋骄傲地说,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高水平的群体。深圳画院专业画家于长江的《民兵史画长卷》获第九届全国美展国画类金牌奖;深圳高职院青年教师陆声设是国内最优秀的版画家之一,他从2004年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以后,连年获奖不断;“风云百年——广东省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展”6月29日在广东省美术馆开幕,深圳画家囊括了金、银、铜共十多个奖项……深圳画家几乎占据了广东省半壁江山。

  基于深圳特区不断创新的精神,深圳美协精心打造了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杨晓洋说,这在全国美术界是一个创举,从而形成了一个都市水墨画派。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成立于1984年,现有会员1000多人,其中专业画家只有30人。杨晓洋说,加入美协有很多条件,其实在深圳以画画为职业者要远远多于这个数。

  杨晓洋说,大芬油画村的兴起是深圳美术事业走向产业化的一个转折点。上世纪80年代末,龙岗布吉的大芬商品油画产业自发萌芽,经过地方政府的精心打造,大芬油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大芬油画村现有40多家规模相对较大的油画经营公司,800多家画廊、工作室以及绘画材料门店,形成了以油画为主附带其他艺术品经营、上下游产业链条较完善的油画产业基地。2004年,大芬油画村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是全球重要的商品油画集散地之一。

  杨晓洋说,大芬油画村的示范效应非常明显,观澜版画村、大望村、留仙洞、宝安F518创意园等随之而起,不甘示弱。这些美术群落都有自己的艺术组织,比如大芬油画村就有自己的美协,有会员二三百人。

 

 书法事业后继有人

  9月1日,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临书大赛在深圳艺廊开幕。此次临书展80多位深圳书法家的作品入选。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浩告诉记者,近十年来深圳引进了一批青年书法人才,和深圳本土培养的书法人才齐头并进,构成深圳书法队伍的骨干力量。近几年来,在全国重要的书法赛事中,深圳青年书法家获奖频频,名列前茅。他举例说,彭双龙获兰亭奖提名,李锐获全国草书大赛二等奖,左奇志获全国楹联书法大赛二等奖,他们都是“80后”书法作者。

  另一方面,陈浩说,深圳近些年聚集了一批美术学院等高校毕业生,他们充实了深圳书法作者队伍,他们中有人从事青少年书法教育,有的人甚至没有固定职业,他们自称“深漂”,这也说明了深圳对书法人才的吸引力。

  陈浩介绍,深圳市书法家协会目前有会员600多人,其中中国书协会员79人,另外各区和一些机关、企业也有自己的书法组织,其会员人数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深圳还有一大批以书法为职业,但没有参加深圳书法组织的人存在。前一段时间,全国兴起书法热,深圳的青少年书法教育更是领先全国。陈浩预言,未来“新深圳人”中的书法创作队伍会更大,作为也会更大。

  摄影家展示城市记忆

  9月2日,电视纪录片《从照片开始》在深圳电视台播出,何煌友、杨延康、张新民、余海波等9位摄影师走上荧屏,走向公众视野。他们是深圳众多摄影师的代表,他们的故事就是这座城市的影集。

  深圳市职业摄影协会会长余海波很自豪地告诉记者,深圳摄影师的人数比例全国最高,深圳摄影师的器材设备也是全国最好。

  职业摄影协会成立后,先后举办过6届“吾城吾乡”摄影展,影响一年比一年大。此外,他们还策划了“100名摄影师的深圳记忆”展、“发现深圳之美”摄影赛等,后者是一项普及性的影展,有3万多市民投稿参赛。深圳摄影学会在海外影响也很大,美国学者柯曼策划的6人摄影展,已在全美各地巡展5年,参展者都是职业摄影协会主要成员。

  摄影是工业化的产物,人人都可参与,具有当代意味,纪实图片在西方被视作艺术市场的“原始股”。深圳的摄影队伍在提升这座城市的品位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深圳还有数量不小的音乐家、戏剧家、舞蹈家、影视制作者等文化艺术群体,他们是“新深圳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同促进了深圳城市品位的提升。

  来的都是深圳人,深圳这座年轻的都市具有足够的包容性。

  深圳是一座装载着青春和梦想的城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城市人口结构的进一步改变,随着一大批有梦想、有激情、有创意的文化人群的加入,这座城市将变得更加激情澎湃,更加朝气蓬勃。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27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