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末代扁担"现仅存500多人
图为:本报记者采访王德付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晓峰 贺俊 高东起)曾经狭窄拥挤的汉正街变得宽阔,穿行人流中的“扁担”,逐渐被小货车、小拖车取代。
鼎盛时有10万之众的汉正街“扁担”,如今仅存500多人。昨日凌晨,我们在街巷转了足足半小时,才见一位“扁担”的背影匆匆闪过。
中秋节,我们紧跟“末代扁担”王德付的步伐,走进这位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
老王有点遗憾,中秋节,很多客商不来打货,他的生意稍嫌冷清
55岁的王德付,挑着1米多高的塑料包装衣服,在人群中穿梭、避让,扁担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在第一大道“雅琪妈咪”服装店,老王和老板打了招呼,卸下扁担,主动把衣服垒到墙角的一个空位,擦把汗的间隙,店主马老板把5元工钱递给他,他顺手放进腰间那个陈旧的李宁牌挎包。
这是老王昨天的第三笔生意,节日里,他仍然像往常一样,节奏照旧。
早上6点,老王和老婆范久芹就起床了,穿上标志性的绿色解放鞋,把零钱放进挎包,外出等生意。7点钟左右,他的手机响了,第一笔生意是老主顾打来的,要搬的衣服比较多,他用的是小推车,一次能拉得多些,不过他也把扁担随身带着,搬上楼的话非用扁担不可。
9时许,老王的第四单生意来了,走进蜿蜒曲折的多福巷,七拐八转后到了一栋楼下,妻子已经候在那里。夫妻俩和老板一起从仓库里搬出9大包衣服后,老王用拖车拖到开阔的巷口,全部装进塑料大袋,拿出特制的粗针,穿上布条,熟练地把袋口缝死。“嗨……让一哈……嗨!”把货物整体捆上拖车,巷内响起了老王的吆喝声。7分钟后,他来到一公里开外的货运中转站,签字、收钱,10元钱落进了钱袋。
在等待与忙碌中,老王昨天做成了十几单生意,赚了130多元。直到下午三点,他和老婆、小儿媳妇才吃上“午饭”:清炒黄瓜、花生米、鸡蛋汤,一锅稀饭。
老王有点遗憾,中秋节,很多客商不来打货,他的生意稍嫌冷清,平时他要跑20多趟。
老王勤快、人缘好,今年收了3盒包装精美的月饼
老王来自随州市安居镇柳畈村,平时很少回老家。家里的地转包出去了,只有清明、七月半、春节这些农村人最看重的节日,他才回去。“不过,月饼还是吃得上!”老王说,中秋节前几天,一些长期合作的老主顾会给“扁担”送月饼,有点约定俗成的意思。老王勤快、人缘好,今年收了3盒包装精美的月饼。
老王全家租住多福巷89号,7平方米的小屋,一个季度要600元钱,床铺给了老婆、小儿媳和8个月大的孙女,老王每晚就睡在小拖车上。拥挤狭小的房间内,最值钱的是一台250元买的小电视、一台旧冰箱、一把快散架的电扇。“昨天两个儿子都打电话来,要我们过节吃点好的。但菜都太贵。”范久芹说,前几天想买点排骨,听说要22元一斤,还是转头买了点鸡肉。孙女还在吃奶,媳妇离不了荤腥。
1997年就来到汉正街的老王,如今也买了小拖车,和老婆一人一辆,拖车、扁担两种“运输工具”交替使用。“拖车拉得多,人轻松些,但挣的钱和扁担差不多。”
夜幕降临,老王叫上几个老乡,蹲在巷口“斗地主”。“今天收工早,打完牌再去吃晚饭。”对老王而言,中秋节只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日子。
只要汉正街服装类商城还在,我就还在,我的扁担就有活干
老王的小腿肚静脉曲张,像盘着几条粗大的蚯蚓,这是14年负重行走的结果。
1997年,老王的大儿子读高中,全家7亩地一年种下来,只能填饱肚子,盈余几百块钱。听老乡介绍,汉正街“扁担”一星期可赚50元钱,这个靠力气吃饭的人看到了希望。
初到汉正街,老王曾遭遇麻烦。有天晚上,几个人叫他去挑货,进入巷子后,抢走了他辛苦一天挣来的10元钱,那时挑着上百斤的货物送一公里,也就挣5毛钱。还有一次,有人叫他运砂和瓷砖,5元钱的运费只给了3元,还扬言要打他。
可是,在汉正街挣钱比在家种地确实强多了。8年前,范久芹也跟着老王来到汉正街,夫妻俩勤扒苦做,供了大儿子读大学、两个儿子结婚。现在,在南京工作的大儿子有100万元的贷款,小儿子随州的房子还未装修,夫妻俩仍旧留在汉正街打拼,想着帮孩子减轻些负担,贴补些费用。
1米2到1米5长的楠木宽扁担,配上一对儿7米长的绳子,这是老王“扁担”生涯的标准配备,投资16元就能入行。这些年,老王用坏的扁担有100多根,平均每月就要换一根。“扁担费劲,但灵活方便,上下楼梯离不了。”老王不少客户在楼上,扁担更方便上楼。
几年前,老王夫妇都买了手机,手机里存上老主顾的号码。“现在固定客户就有20多家,跑一趟10块钱,一年除去吃喝租房,可以存两三万块钱。”
今年,汉正街开始综合整治与搬迁改造,一些生产、储存、经营为统一体的场所被取缔,仓储开始搬迁。据老扁担估计,鼎盛时的10万“扁担大军”如今仅余500多人。
“只要汉正街的服装类商城还在,我就还在,我的扁担就有活干。”老王打算短期内,仍留在汉正街干活,尽管他的一些同乡已经前往汉口北。
责编 邓小龙
- 上一篇: 小长假江城摆了20万桌宴席
- 下一篇: 武汉大学生对成绩单寄回家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