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80后”弃做白领回乡养兔赚百万
“80后”弃做白领回乡当农民
法泗镇是江夏区的劳务输出大镇,每年有上千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在同伴们都奔向大都市“淘金”的时候,“80后”胡超却反其道行之,扎根农村,大搞殖养业,凭着一身的韧劲和拼劲,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两年前,胡超在武汉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工程开发工作,有着相当不错的发展前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一次,公司组织外出考察,他发现了养兔子很赚钱,而且市场前景不可估量,有很大的商机,于是他决定辞职回乡养兔,自己创业。
在众人眼中,房地产行业前程似锦,胡超却放弃回乡当农民,他这样的举动不仅让众人费解,他的家人也不支持。
胡超的妈妈陈云兰说:“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兔子的存活率怎么样,不知道赚钱如何,都不愿意支持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个性倔强的胡超还是认准了养兔这个事业。
初尝惨败后 东山再起
抱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后,胡超远赴浙江、河南、河北考察,发现一种名叫獭兔的肉皮两用的兔子利润空间大。为了积累经验,他花高价从麻城引进5只种兔在家里进行试养。或许是老天爷故意刁难他,第一次试养经历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经验,反而是当头一棒,五只种兔因为喂养经验不足全部死亡。
“当时什么都不懂就把它们放进了猪圈里养,它什么时候配种,什么时候下崽都不知道,太没经验了。”胡超在仔细斟酌,反复查找失败原因后,决定到养殖獭兔较为普遍的北方市场学习。在河南的某养兔场,胡超认真学习,潜心专研,不计报酬,不怕脏累,他的精神感动了同为80后的养兔技术员阮家耀。阮家耀是咸宁市人,在河南的养兔场里工作多年,对獭兔的养殖技术非常了解,两个同在异乡求学的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经过沟通,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有了好朋友的加入和技术的支持,胡超更加坚定了养殖獭兔的决心。当他和阮家耀满怀憧憬返乡创业时,捉襟见肘的资金拦住了他们奋进的脚步,由于第一次的失败经历,胡超的父母也不支持他养殖獭兔。为了再次将养兔场办起来,胡超四处奔波,找姐姐筹资,说服父母支持,看到胡超不辞辛苦的创业恒心后,他的父母还是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在家人的帮助下,经过一年的准备,胡超的养兔场终于办起来了,引进兔种之后,胡超和阮家耀起早贪黑,配种、打疫苗、接生,一心扑在兔舍里。仅仅四个月的时间,胡超引进的七十只种兔繁育了400多只獭兔,第一笔生意他就赚了5万多元。
成立合作社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初战告捷,胡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思考着扩大养殖规模,提升经济效益,他将赚来的第一桶金全部用来扩建厂房、引进良种。短短一年时间,胡超的养兔场面积扩大了一倍,养殖规模也从刚开始的年出栏几百只到现在的上万只,一些原本不看好他的人也慢慢改变了看法。胡超的养兔事业渐渐步入正轨,而他养兔子赚了钱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乡邻四里,登门拜访、取经求教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也想养兔。同村村民刘凯,在外闯荡了几年收获不大,看到胡超的养兔场办得红红火火,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也有了回乡创业的冲动。
从当初的冷冷清清到如今的门庭若市,胡超的养兔场受到了村民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加入养兔行业,看到大家养兔的热情高涨,胡超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成立养兔农业合作社,让周边的农户加入进来共同致富。今年四月,胡超的养兔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仅一个月的时间,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已经有6家,养殖规模达到25000多只,年产值200多万元,随着农户的不断加入,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刷新。
仅用一年多时间,胡超的养兔场产值翻了近30倍,创造了一个致富奇迹,胡超感慨地说,不只是城市能为年轻人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在农村也一样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上一篇: 武汉琴台大剧院四周年 千张票赠市民
- 下一篇: 广州无标识散装食用油将下架停售